疫苗+1 李秉穎:染疫後併發症機率遠高疫苗副作用 | 政治新聞 | 20230224 | match生活網

政治新聞

疫苗+1 李秉穎:染疫後併發症機率遠高疫苗副作用
聯合新聞網     2023/02/24 06:30
記者鄒尚謙、楊雅棠、許政榆/台北即時報導 疾管署3月1日起將舉行「疫苗+1」活動,鼓勵未施打過疫苗、前劑間隔滿3個月者至少再打一劑疫苗。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說明,疫苗保護力大約半年就會下降,保護力甚至會低於五成,各國防疫政策也大都建議再打一劑疫苗,才能更快讓生活恢復正常。

台灣國人大多接種疫苗3劑至6劑疫苗不等,為何還要追加接種疫苗?李秉穎表示,疫苗施打半年後,抗體就會開始下降,即使對抗輕症,保護效果甚至降至五成以下,因此世界各國大都認為今年仍需再打一劑疫苗,未來是否年年施打,則要看實證或經驗判斷。

李秉穎表示,追打疫苗可讓血液組織抗抵提高,使病毒進入人體後無法侵犯,減少罹病機率,未施打疫苗的年長者若有其他潛在疾病,更要再追加一劑,由於長者感染後的病毒免疫反應不甚理想,免疫力衰退較快,因此更需要追加。

李秉穎說,接種疫苗提供免疫力,對重症死亡保護維持更久一點,目前計畫3、4月可以短時間內促進提高疫苗接種比率,至少接種一次疫苗,讓台灣建立更好的群體免疫,生活也能更快恢復正常。

「為什麼有的人到現在不打疫苗?」李秉穎指出,這是目前防疫最大關鍵,若百分之百疫苗覆蓋,防疫降級會更快些,但近期每日都有幾十例死亡,對某些族群,新冠並非輕症,重症風險相當高,若擔心副作用但目前疫苗安全性相當高,局部發燒、全身倦怠通常兩、三天就緩解;但沒接種感染新冠,根據統計,約10%至20%重症,2%至3%會有死亡風險。

李秉穎強調,目前疫苗接種率與疾病重症率完全不成比例,呼籲民眾不用過度擔心副作用,疫苗死亡經過資料分析,大多與疫苗無關,僅罕見少數相關為病毒疫苗引起血栓,或是mRna疫苗引起心肌炎,但大多民眾接種很少副作用,遠低於染疫併發症機率。mRna疫苗反應強烈但抗體較高,次蛋白疫苗抗體較低但不良反應少,指揮中心也會提供不同廠牌疫苗選擇,呼籲民眾踴躍施打。